開啟輔助訪問
切換到窄版

數學教師知識庫--李源順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
QQ登錄

只需一步,快速開始

一鍵登錄:

Login

用Google註冊或登入

  1. **本站三願: (1)推行數學感教育; (2)推行國小高年級(班群)專業教學, 或者有助教師培育與教學合流的政策; (3)為台灣教師建立數學教學入口網站。
  2. **本站智慧財產權問題與系統問題, 請參見"信息公告-網站信息"。
  3. **本站正在進行新舊更替(新站請註冊;舊站請用原來的帳號登入,或者在帳號和密碼都輸入guest,及隨機碼登入)。若資料無法下載, 請刪除(新站)"mathweb/", 或者(舊站)在"tw/"之後加上"mathweb/"。
  4. **本站為無營利網站,公開給已註冊會員找尋和放置數學教育相關資訊之用。請願意協助豐富內容的讀者將所缺資料,自行發佈到相關區塊。也歡迎學者自行將著作上傳到本網站,以利學術與實務交流。
  5. **使用Google搜索本站_____________

國小高年級班群的專業科教學

[複製鏈接]
leeys 發表於 2012-12-12 22:28:15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管理員|主題 |帖子 |積分 1萬

一、現今的師資培育政策以及教師教學政策是分離的狀態。
我國小學的教師教學政策至今沒有變異過,都是屬於包班政策。1987年之後師資培育政策更弦易策,九所師範專科學校紛紛改制成師範學院、大學,這時候開始,我國的師資培育政策採分科培育。
二、四十學分的教育學程政策,不足以培養優秀的包班教師。
1994年「師資培育法」通過,所有的大學生只要修滿四十學分的教育學程,便取得小學合格教師的資格。2005年之後改變為需要通過教師檢定考試,才能取得合格教師證書。因為師資培育多元化,加上少子化的問題,職前教師的素質下降。據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招生組的內部統計資料,教育大學的入學學生大約是全國考生素質的50%。同時四十學分教育學程,以數學教育課程為例,「最多」只有四學分(普通數學和數學科教材教法)。因此文組的職前教師沒足夠的理科教學知能,理組的職前教師沒有足夠的文科教學知能來教育我國的學生。
三、現今有意進入職場的教師,理學院學生人數已大幅下降。
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每年只有15個師資生的名額,但今年修讀教育實習的人數只有6人,自然科學系人數更少。這樣的情形演伸出一個重大問題:以後國小教師的「學術」背景會不會失衡?對我們未來的主人翁會不會造成重大的影響?我認為這不是學生之福,這不是國家之福。
四、數學科輔導團員兼任行政職務便無法教數學。
五、建議(中、)高年級的重要學科採「班群制度」的分科教育,並且分科招收該專才教師。必要時可以進行教學實驗。

1.優點:
A.班群教學一個老師一年內把課程教過三遍,印象會更深刻,會教得更好,學生會更受惠。現行包班教育,一個老師一年只教一次,兩年才回來教一次,對學科內涵體會不深。因此教師可以更快把學科知能教得更好。
B.班群教學有三個老師帶三個班,一位老師有事或者要在職進修,其他老師可以協助照顧他的學生。進修對教師而言很有意義,不再在進修場合改作業。
C.它可以是小學合科教育到中學分科教育的過渡,使小學生能更適應從小學進入中學環境。
2.需考慮問題:
A.老師可能無法私下加課,多數學。
B.老師的配課問題。
C.班群的老師不合。
D.部份小學校,無法實施。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 leeys 發表於 2012-12-12 22:31:24 | 顯示全部樓層

管理員|主題 |帖子 |積分 1萬

李教授您好,今日在研習中心上了您的數學感教育深以為然,獲益良多,因此中午又貿然打擾您的用餐夸夸而談,感謝您不吝賜教。回家註冊後赫然發現所談意見您已分析得鞭辟入裡,對現況掌握十分精準,非常佩服!九年一貫推行之初便大力推廣所謂的「班群」,但受根植多年的學校運作模式,真正能徹底執行者幾希!所以雖然希望以班群方式作為分科的過渡,仍有重重困難。
從今年起因應軍教課稅,國小第一次和國中一樣有超鐘點費,接下來應直接考慮比照國中的教師登記制度,熱各學科背景的教師得以登記專長學門,在高年級逕採分科教學,由數理背景教師透過多班累次地教學經驗,提高效能。
此路甚遠甚長,希望教授能繼續發揮影響力,也期待大作盡快面世,敬祝道安!

廖國維
來自: 天母國小
發貼時間:2012/7/20 下午 09:20:00        IP:220.132.8.94
回復 支持 1 反對 0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 leeys 發表於 2012-12-12 22:29:31 | 顯示全部樓層

管理員|主題 |帖子 |積分 1萬

原文發表於
http://www.mtedu.uTaipei.edu.tw/ ... ove=True&Page=1
發貼時間:2012/11/26 上午 08:39:00        , IP:118.165.9.85

高年級分科班群是一個改變國小教育現場的一個另類看法,但是卻是重要而且急需要面對的。
我也是這樣的主張,但是有一次,我和學校教務主任談論這種作法的可能性,他毫不考慮的直接回答:不可能。
其實,我內心的想法是,只要把課表做改變,在課程發展委員會、教師領域進修等三個面向進行對話,擬定一些可能的做法,應當可以漸漸的改進高年級數學教學的一些困境才是(曾經遇到教高年級的同事,他的三位數加減計算能力就不大行,沒有什麼數感。他是一位很認真的老師,教學也很用心。但是,他教數學,我就不大放心…。我認為他想教好,但是就是沒有能力。這種情況會在國小愈來愈常發生。)
(我讚同李老師的看法,將來國小的理科老師會更少…。因為:一、如果他數理好,可能會選擇其它的出路;二、在師資檢定和教甄和文組的人拚,有時拚不大過他們…)

我有另外的看法:用班群可能在大學校,還是會有可能產生「切割」「孤立」的情況產生,造成像「班群教學」一樣的“形式“,個教個的。
我覺得可以用類似「領域學科」教師的方式,結合課程發展委員會的方式,讓「數學領域」形成一個專科的教師,這樣可以讓「數學領域」的教師來討論五、六年級的分配情況,以及「社群學習」的領域進修,形成一個教師文化,進而推動學校本位的數學課程。
當然這是假定「國小數學領域」的教師都有這樣的看法。(我是這樣認為,會投入國小數學教育的,都是有熱情的國小教師)

數學教育研究領域對於課程政策的研究似乎相對的少,我們都集中在其它的面向。但這幾年下來,我發現,課程政策對數學教育的影響還蠻大的…。雖然沒有明顯的影響,但是數學課程政策的規劃與實施卻在無形中成了那隻「黑手」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學生 林文川
回復 支持 1 反對 0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 leeys 發表於 2012-12-12 22:30:33 | 顯示全部樓層

管理員|主題 |帖子 |積分 1萬

有些老師認為分科教學的問題,在無法多上一些課。同時以前班群並沒有推行得成功,我也知道(因為老師不合群-這其實不對)。但我認為面對少數老師(可能三位),向他要多一點時間進行補救的可能性較高。而且老師合作較為緊密,因此,或許可行。或許可以把以前班群推行不好的因素,做一些改進。
當然,不是班群的分科教學,只要大家認同,我也同意。

大前提是真正為了我們的孩子的未來。 - 大家一起努力,找有影響力的人,來影響政策。

阿順
發貼時間:2012/7/21 下午 01:09:00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e-mai: leeys@uTaipei.edu.tw, 以及leeys@go.uTaipei.edu.tw 電話02-23113040#1904, 或1913(系辦劉俐均)

李源順©2000|使用Google搜索本站|小黑屋|Archiver|手機版|數學教師知識庫  

GMT+8, 2023-9-26 02:37 , Processed in 0.076193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F1.0

© 2001-2023 Comsenz Inc. & Discuz! Fans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