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能力不足 包班制老師吃力2015-12-10 09:32 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/台北報導
教育部舉辦「104年度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」,部長吳思華出席致詞。記者洪欣慈/攝影分享
師資培育生浮現學科專業能力不足的隱憂。第一線國小校長觀察,自然科學教學難度較高,有實驗和操作,傳統「包班制」培養出來的老師教起來較吃力,還是得仰賴專業科任老師;有學校觀察,一般大學開設的師培課程在專業知能的培養較弱,學校往往需要再安排研修課程。 新北市北新國小校長曾秀珠說,比起以前由師範體系或教育大學培育出來的學生經過完整4年培訓,現在一般大學開設教育學程20學分的課程給各科系學生選修,這些師培生不管在學科專業知能、教學實務上的能力,一定都比傳統師培機構培育的師培生薄弱。 曾秀珠說,國小是包班制,最基本一定要教國語文和數學兩科,但一般大學教育學程對學科專業的訓練較少,對開課老師較辛苦,就算老師是電子、化工、商科等科系學生,數理能力有一定水準,但也不一定能夠把知識化為教學,需要學校多花時間安排進修課程。 曾秀珠也說,學生數較多的大校能聘更多科任老師,但對小校來說,包班制老師要教的科目更多,對學科專業而言更是挑戰。 台北市志清國小校長鄭福來說,專任老師有限,扣除掉專任老師的節數後,剩餘的自然科節數還是得由校內其他行政組長兼任,考量老師們不一定是自然科專長,學校會請自然科專任教師與其他老師一起備課,由專任老師帶領教學,讓教學品質能提升。 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6888/1367593
|